淞沪抗战、南京大屠杀、东京审判……今天,“国社之镜·世纪光影之人民必胜”艺术展上海展在位于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启幕。
展览分为“战争爆发”“浴血奋战”“共同抗战”“伟大胜利”“前事不忘”等篇章。展览相关负责人介绍,本次展览以中国战场为主视角,通过140余张珍贵历史照片铺展出一幅“抗战全景图”,再现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壮烈史诗。其中,上海是中国抗日战争重要战场之一,也是中国抗战文化的发祥地——民族危难之际,时代强音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正是在这里唱响。为此,展览通过国歌打卡背景墙结合沉浸式音乐,让观众在回望历史、感受烽火岁月的同时,也特别致敬上海这座英雄城市。
新华社发第5军第261旅全体官兵在誓词上签名。
新华社发南京大屠杀时期侵华日军捆绑我国同胞押往刑场。
展览中,三张淞沪抗战时期的照片引人驻足,记录的是1932年1月“一·二八”淞沪抗战期间中国军人誓死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场景。当时,驻守上海的中国19路军军长蔡廷锴、总指挥蒋光鼐率部3个师奋起抵抗,于今虹口区八字桥地区等地迎头痛击侵略者,淞沪抗战由此开始。展览中的照片,除了记录下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闸北的情形、19路军在战斗中追歼日寇的场面,还有支援19路军的第5军第261旅全体官兵在参战前于“不灭倭寇,誓不生还”的誓词上签名的画面,令人动容。
开展日恰逢开学日,上海音乐学院虹口区北虹高级中学将“开学第一课”设在了展览现场。该校高一年级组组长邱行恕说,本次展览采用的都是新华社摄影记者拍摄或是发布的新闻照片,相较于艺术作品,这些照片更有冲击力也更让人“直面历史”。这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,深刻感悟抗战精神,更能激发孩子们的责任感,珍惜当下,报效祖国。
“这些都是‘历史的铁证’,我们要铭记历史。”该校高一学生王自遥说,展览中一张南京大屠杀时期侵华日军捆绑我国同胞押往刑场的照片,让他想起最近看的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。尽管他曾从课本上、课外书上了解过这段历史,但看到新闻照片的那一刻还是很震撼、很痛心。他感到,这些照片能拍摄并保存至今很不容易,是中国人不能忘却的集体记忆。作为青少年,一方面要努力学习,让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,另一方面要警惕各种极端思想的侵害,珍爱和平。
展览将持续至本月30日,即日起至“世界会客厅”小程序可预约观展。本次展览由新华通讯社主办,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支持,新华社上海分社、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、新华社美术馆、新华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、新华社中国图片社联合承办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